close

張總專欄-中時.png

 

在政府積極推動之下,近年全台掀起老屋重建熱潮,不少民眾對於重建抱持殷切期待;然而,在繁花盛開的重建熱潮之下,卻出現了「重建孤兒」,眼睜睜看著鄰房都已陸續重建,只剩自己的老屋孤零零地兀立於原地。汲取過去推動老屋重建的經驗,筆者給予地主四個建議,讓屋主不用淪為「重建孤兒」而懊悔。

 

定期收到快訊?加入安信line@

 

建議一、慎選建商。部份重建案例中,是由地主將土地設定抵押來讓建商取得建築融資,若建商不慎倒閉落跑,因土地設定第一順位為銀行,地主不僅無法換到新房子,恐連土地有可能淪為被拍賣的命運。

 

其次,雖然都更、危老等融資被排除在《銀行法》第72之2規範外,但在央行限貸令衝擊下,有些銀行亦緊縮老屋重建貸款,致使實施者的資金面臨沉重壓力,倘若實施者本身財務過於脆弱,不幸倒閉後形成骨牌效應連累地主。因此,與建商談重建最關鍵的一件事,便是選擇一家值得信賴的建商。

 

建議二、善用「全案管理」完成重建。如果擔憂建商財力與建築品質等問題,又遲遲沒有適合的優質建商進場談重建,地主毋須沮喪,在地主百分百同意的情況下,可以眾志成城,善用「全案管理」的優勢來進行重建。

 

延伸閱讀:全案管理神救援 老屋重建、素地自建輕鬆搞定!

 

以安信建經「全案管理」為例,地主等同擔任重建業主的角色,參與、決定重建規劃相關事務,安信建經為地主協助遴選及建議適合的建築師、取得優惠融資、營造發包、成本規劃,以及完工後的銷售等一站到位式服務,由專業團隊來協助重建,能更圓滿、順利達到目標。

 

建議三、勿成為最後的反對戶。少數地主誤以為「反對到最後一刻,可以爭取到更好的分回條件」,可現實卻十分殘酷。觀察近期的重建案例,越來越多建商選擇把「反對戶劃出重建單元」,反對戶掙扎到最後落得一場空,值得地主們借鑑。

 

建議四、重建基地不宜過小。由於危老重建沒有最小基地規模限制,部份重建案申請的重建基地面積不到百坪、甚至僅有數十坪。基地過小的重建案除了施工難度高,營造成本往往會相當昂貴;由於小基地重建案,如沒有專業顧問團隊協助下,成本易失控,建築融資恐會卡關,再加上營造廠承接意願較低,重建計畫最終容易胎死腹中。

 

延伸閱讀:【危老知識懶人包32】身為危老重建<地主>,3大權益一次告訴您

 

台灣老屋與日俱增,若有幸能重建,可謂時來運轉。不過,地主應仔細評估自身條件與重建風險,才能夠選擇通往順利重建的康莊大道,而不是淪為「重建孤兒」的死胡同。

 

個案諮詢?接洽安信

 

中時0322_專家觀點 給地主四個建議 免淪為重建孤兒(張峰榮).jpg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安信建經 的頭像
    安信建經

    安信建經

    安信建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